上半年我國外貿發展具體有七方面特點:
一是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且比重上升。上半年,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8.78萬億元,增長5.5%,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9.9%,比去年同期提升0.9個百分點,貿易方式結構持續優化。其中,出口4.67萬億元,增長9.5%;進口4.11萬億元,增長1.4%。
二是對歐盟、東盟和日本等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增長。上半年,我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為2.3萬億元,增長11.2%,占我外貿總值的15.7%;我與東盟貿易總值為1.98萬億元,增長10.5%,占13.5%。同期,中美貿易總值為1.75萬億元,下降9%,占12%;中日貿易總值為1.03萬億元,增長1.7%,占7%。 今年上半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1.75萬億元人民幣,同比下降9%,其中對美出口1.35萬億元,同比下降2.6%;自美進口3993.8億元,同比下降25.7%;貿易順差9548.1億元,擴大12%。
三是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好于整體。上半年,我國對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4.24萬億元,增長9.7%,高出外貿整體增速5.8個百分點,占我外貿總值的28.9%,比重提升1.5個百分點。其中,對俄羅斯、沙特阿拉伯、埃及進出口分別增長11.5%、34%、11%。我國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,成為拉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。
四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,比重提升。今年上半年,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3.6萬家,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.5%。上半年,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6.12萬億元,增長11%,占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.7%,比去年同期提升2.7個百分點。其中,出口4.02萬億元,增長13.3%,占出口總值的50.6%;進口2.1萬億元,增長6.8%,占進口總值的31.2%。同期,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5.92萬億元,下降1%,占40.4%;國有企業進出口2.57萬億元,增長0.3%,占17.5%。
五是中西部進出口增速高于全國整體增速,區域發展更趨協調。上半年中部、西部地區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分別為18.9%、29.4%,分別比東部地區高出10.1個、20.6個百分點。上半年,西部12省市區外貿增速為14%,高出全國增速10.1個百分點;中部6省外貿增速為8.1%,高出全國增速4.2個百分點。同期,東北三省外貿增速為0.7%,東部10省市外貿增速為2.8%。
六是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同步增長。上半年,我國機電產品出口4.63萬億元,增長5.3%,占我國出口總值的58.2%。其中,便攜式電腦出口增長11.4%;電動載人汽車出口增長91.9%;太陽能電池出口增長57.1%。同期,紡織品、服裝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1.5萬億元,增長7%,占出口總值的18.8%。
七是原油和煤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增加,鐵礦砂、大豆進口量有所減少。上半年,我國進口原油2.45億噸,增加8.8%;煤炭1.54億噸,增加5.8%;天然氣4692萬噸,增加11.6%。此外,進口鐵礦砂4.99億噸,減少5.9%;大豆3827萬噸,減少14.7%。
總的看,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體平穩,穩中有進,外貿高質量發展有序推進。李魁文表示,盡管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,我國外貿平穩運行面臨一系列挑戰,但我國外貿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,外貿結構優化、動能轉換加快的趨勢沒有改變。海關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貫徹落實穩外貿、穩外資等“六穩”要求,攻堅克難,扎實工作,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促進貿易便利化水平再提升,為推動外貿平穩運行、穩中提質作出積極貢獻。